资源与支持资源与支持
资源与支持

实验小鼠麻醉全攻略

2025.05.30.
在动物实验中,小鼠麻醉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麻醉剂和麻醉方法不仅能提高实验效率,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小鼠的痛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小鼠麻醉的那些事儿。

小鼠麻醉

根据麻醉范围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分为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
 
1. 全身麻醉:实验动物一般较难合作,因此,实验中常采用全身麻醉。
 
1)吸入麻醉:又称为气麻,将挥发性或气体麻醉剂,由动物呼吸道吸入体内而产生麻醉效果。
特点:麻醉深度易于调节,苏醒迅速且平稳,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常用的吸入性麻醉剂包括:
 
异氟烷(Isoflurane):诱导和复苏均较快,不会影响动物的生理指标,是目前国际惯用的麻醉方式。操作时先用诱导箱快速麻醉小鼠(4% - 5%异氟烷),后调至维持浓度(1% - 2%)。使用面罩或鼻锥固定小鼠,避免麻醉气体泄漏。实验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定期检测回收罐重量,保证回收废气效果,实验人员需戴口罩操作。
 
七氟烷(Sevoflurane):刺激性小,诱导和苏醒迅速,适合对呼吸道刺激敏感的小鼠。


2)非吸入麻醉:即注射麻醉,包括肌肉、腹腔、静脉注射。
特点: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成本较低,但麻醉深度和维持时间难以灵活调节,且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出,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注射性麻醉剂包括:
 
戊巴比妥钠:适用于非存活手术(如解剖、组织取样)。优点是麻醉效果稳定,持续时间长(30 - 60分钟);缺点是苏醒慢,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过量使用致死率高,需精准控制剂量(常规剂量:40 - 60 mg/kg,腹腔注射)。
氯胺酮 + 赛拉嗪(K/X组合):适用于需镇静镇痛的中短时手术(如开腹、植瘤)。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逆性强;缺点是可能抑制体温和呼吸,需全程监测。常规剂量为氯胺酮80 - 100 mg/kg + 赛拉嗪5 - 10 mg/kg(腹腔注射)。


2. 局部麻醉:指通过麻醉药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而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适用于需镇静镇痛的中短时手术(如开腹、植瘤)。
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逆性强;缺点是可能抑制体温和呼吸,需全程监测。



对麻醉程度的检测

1)浅麻醉:夹捏脚趾有轻微反应,适用于短时无痛操作。
 
2)外科麻醉:夹捏无反应,肌肉松弛,可进行开胸、开腹等手术。
 
3)麻醉过深:呼吸频率<40次/分,需立即降低麻醉浓度或给予拮抗剂。

吸入式麻醉和注射式麻醉如何选择?

1)吸入麻醉:优点是能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快速进入麻醉状态,苏醒迅速、平稳,对肝肾功能影响轻微;缺点是挥发性麻醉药被人体长期吸入后会对医护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且设备成本较高。
 
2)非吸入麻醉:优点是操作简便,无需特殊麻醉装置,成本较低;缺点是不能灵活掌握用药剂量、麻醉深度以及麻醉维持时间,且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出,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


麻醉注意事项  
 
1、麻醉前准备1)精确称重小鼠,根据体重计算麻醉剂剂量。
2)检查麻醉剂的质量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麻醉剂。
3)确保麻醉设备(如麻醉机、诱导箱、面罩等)正常运行。
 
2、麻醉过程1)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麻醉剂,避免过量或不足。
2)吸入麻醉时,确保麻醉气体浓度准确,避免泄漏。
3)注射麻醉时,注意注射部位和深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3、麻醉后观察1)密切观察小鼠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2)确保小鼠处于安静、温暖的环境中,避免受凉或受伤。
3)如果小鼠出现异常反应(如呼吸急促、抽搐等),及时采取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麻醉过深:呼吸频率低于40次/分,肌肉松弛过度,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解决方法:立即降低麻醉浓度或停止麻醉剂供应,必要时给予拮抗剂。
2)呼吸抑制:呼吸缓慢、浅表,甚至暂停。解决方法:轻拍小鼠身体或轻夹脚趾,刺激其呼吸;若无效,可使用呼吸兴奋剂。
3)体温过低:小鼠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四肢冰冷。解决方法:将小鼠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如垫上加热垫(温度控制在37℃左右),避免过热。
4)麻醉苏醒延迟:麻醉时间超过预期,小鼠仍未苏醒。解决方法:检查小鼠的生命体征,确保呼吸和心跳正常;适当提高环境温度,促进苏醒。

参考资料:
[1] https://www.lac.pku.edu.cn/zygx/1370920.htm[2] https://lac-sz.sysu.edu.cn/article/181
[3]https://mp.weixin.qq.com/s/OTls4T8IILUH0iY-X_X3Fg
[4]https://mp.weixin.qq.com/s/thrbJ2mVtUzrn6oAnS0HWQ
[5]https://mp.weixin.qq.com/s/-2E4HZZUMVH0B3cmyqZCZQ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明迅生物公众号,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sales@mingceler.com。
 
免责声明: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明迅生物立场,亦不代表明迅生物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